随着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梗文化”已成为年轻人表达情感、传递幽默的重要方式。为激发学生创意活力,结合校园生活特色,艺+文创社团特举办“校园梗”创意动图(贴纸)DIY比赛,鼓励学生通过表情包制作、创意图像设计等创意形式,展现校园生活中的趣味瞬间,增强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与参与感。
一、活动主题
“校园梗力值MAX!——你的脑洞,全校都懂!”
二、活动对象
全体在校学生,可个人参赛或团队参赛(团队不超过3人)。
三、活动内容
围绕“校园梗”主题,可融合网络流行梗(如“真香”等)或原创校园专属梗,结合学习生活、食堂干饭、宿舍趣事、师生互动与专业特色、青春励志与价值观、传统文化与创新融合等场景。相关建议但不仅限于以下类型(详情见附件)
四、活动流程
1. 宣传报名阶段(3月25日—4月1日)
通过校园公众号、微信群推广、海报宣传,发布比赛规则与投稿方式。
2. 作品提交与初审(4月1日—4月10日):
由专业教师与学生代表组成初审团,筛选符合主题、创意性强的作品进入决赛。
3. 网络投票与专家评审(4月15日—4月22日)
通过公众号展示作品并开放投票(占比30%),结合评委评分(占比70%)决出名次。
4. 作品展播(4月25日—7月5日):
优秀作品通过公众号专栏展示或将精选作品制作成实体贴纸,张贴在校园公共区域(如快递站、饮水机、食堂等),引起学生关注,倡导文明行为。
五、作品提交
作品提交:填写共享文档,并扫码进入微信群,作品发送到邮箱ccheya@163.com
作品要求:表情包或四格漫画。以电子形式提交,保证清晰、无品质压缩,格式为GIF动图、MP4视频或图片(JPG/PNG)形式。并附上简短的作品说明。
六、奖项设置
一等奖:占比不超过参赛作品总数的 5%,颁发荣誉证书
二等奖:占比不超过参赛作品总数的 10%,颁发荣誉证书
三等奖:占比不超过参赛作品总数的 15%,颁发荣誉证书
优秀奖:若干名,颁发荣誉证书
七、注意事项
1. 作品需原创,禁止抄袭或侵权,侵权责任由参赛者自负。
2. 作品内容需健康向上,符合校园文化氛围禁止涉及敏感话题或不当内容,违者取消资格。
3. 主办方有权对获奖作品及入围作品进行使用、宣传及商业开发,无需另行支付报酬。
校团委、艺+文创社团
2025年3月14日
附件:
以下是结合校园文化与励志元素的“校园梗”主题建议,既贴近学生生活,又传递积极价值观,仅供参考但不仅限于以下类型:
一、学习成长类主题
1. “拖延症终结者”
用“明天一定学”“DDL战神”等拖延梗,转化为“逆袭计划”励志图,如“从躺平到卷王只需一个图书馆的夜晚”;结合“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等传统名句改编,如“今天不学,明天变‘酸Q’(栓Q)”。
2. “考试周生存指南”
梗点:调侃“复习如预习”“重点全没考”,设计表情包,如“老师画的重点 vs 我背的重点”。
励志方向:融入“天道酬勤”“功崇惟志”等口号,制作“熬夜复习的尽头是奖学金”对比图。
二、校园生活场景类主题
3. “食堂干饭人的自我修养”
梗点:用“抢饭如战场”“阿姨手抖症”等经典场景,设计“干饭人专属KPI”(如“光盘行动MVP”)。
励志方向:结合“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推出“干饭不忘种田人”系列漫画。
4. “宿舍卧谈会高能语录”
梗点:捕捉“深夜emo”“八卦吐槽”等宿舍名场面,如“室友的呼噜声 vs 我的失眠夜”。
励志方向:用“独木不成林”比喻宿舍团结,制作“兄弟齐心,期末不挂科”合作学习梗图。
三、师生互动与学科特色类主题
5. “老师の迷惑行为大赏”
梗点:幽默还原“老师的口头禅”“课堂神操作”,如“这道题送分题——除了我没人错”。
励志方向:结合“师者如光”概念,设计“辅导员的‘死亡凝视’拯救了我的挂科”温情反转剧情。
6. “专业梗的硬核浪漫”
梗点:各专业自嘲梗,搭配学科特色表情包。
励志方向:用“凌翅九霄,问鼎苍穹”等口号,制作“你的专业,终将改变世界”系列海报。
四、青春励志与价值观类主题
7. “失败姿势大全与逆袭指南”
梗点:解构“摆烂”“躺平”等流行语,如“躺平一时爽,期末火葬场”,再反转成“跌倒后爬起来更帅”的励志对比图。
励志方向:引用“没有播种,何来收获”等标语,设计“你的努力,终将‘芭比Q’(燃起来)!”谐音梗。
8. “校园MVP的另类解读”
梗点:借鉴“我老爸得了MVP”的团队贡献梗,创作“宿舍清洁MVP”“小组作业扛鼎侠”等角色,强调平凡中的闪光点。
励志方向:结合“独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突出集体协作的重要性。
五、传统文化与创新融合类主题
9. “古诗新梗:文科生的狂欢”
梗点:将“仰天大笑出门去,归来作业还没写”等古诗改编,搭配现代校园场景插画。
励志方向:用“会当凌绝顶”呼应“专升本上岸”目标,设计“古诗助力打气”系列。
10. “运动会の热血与社死瞬间”
梗点:记录“接力掉棒”“啦啦队忘词”等搞笑场面,结合“赛出风格、更高更强”口号,制作“跌倒也要笑着冲线”的感人瞬间。
设计建议
平衡幽默与深度:避免低俗烂梗,可参考“网络热梗需引导选择能力”的观点,通过作品传递正向价值观。
技术结合创意:鼓励使用PS、Canva等工具,融入动态效果(如GIF表情包),增强传播力。
下方是校园梗图创意设计大赛报名表:
#小程序://腾讯文档/38MUqhYNMbfAh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