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充分展现菏泽职业学院教师们在平凡岗位上的坚守、奉献与创新精神,讲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故事,倡树师德典范,近期,我们开展“师者本色——我的从教故事”系列报道,旨在通过教师自述,还原其从教精彩瞬间,传递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期待通过这些故事,让更多人了解教师们的付出,感受其平凡中的伟大,激发教育工作者热情,同时激励学生珍惜学习机会,感恩教师,努力成才。今天,我们一起了解菏泽职业学院教学名师李旭。
“老师,您做教师的初心是什么?”2019年初春的教室里,课间一位彭姓同学带着澄澈的目光询问我,窗外的玉兰树正绽放着新蕊,这句话裹着岁月的温度将我拉回到教育生涯的起点。2011 年大学毕业后,我留校任教, 校园里的朗朗书声与青葱岁月,让我深深迷恋;2015年研究生毕业后到北京某研究院工作,兜兜转转四年后,2019年人才引进入职菏泽职业学院,进入自己心仪的教学岗位,终于有机会继续完成那未竟的教学梦。
教学需要创新与探索,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我们教学团队将美术课程与红色文化、非遗文化相融合,三门课程成为山东省社区优秀课程资源。2025年第十三届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一等奖的优秀辅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2024年第十七届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幼儿教育赛项)荣获三等奖。主持参与《新时代职业院校“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研究》等15项科研课题结题,并荣获全国高等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
认真把好教学关,倾心打造学生喜爱的精彩课堂。在教育教学中我根据学情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注重思政元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理念与岗课赛证的有机融合。课前依托学习通平台与人工智能(AI)工具布置分层预习任务;课中巧设教学环节,让知识点环环相扣,同时融入奖励机制调动积极性;课后通过拓展实践练习巩固所学,并细化打分评价标准。把晦涩难懂的比例、透视等内容结合生活中校园里喜闻乐见的场景搬进课堂,让学生们直观感受,结合多种活动让课堂“活”起来,不仅不会让学生丢“面子”,还能强化技能的“里子”,课堂氛围其乐融融。
以爱为舟 在差异中寻找教育的温度
严而不缚,爱而不纵。记得有位学生逃课并对我说,老师你完全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中职阶段没有上过一节完整的课。我温柔而坚定地对他说:“老师理解你但不放弃你,更不允许你自己放弃自己!你聪明灵活,爱好广泛,只要用心一定能学好!”由此,我把破解后进生学习难题作为教育的一个切入点,积极探索教学育人新路径,运用榜样引领,抓好小组激励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毕业之际学生对我说:老师,在我每次跌落的时候,都是你在身后给了我支撑,不放弃我,是您唤醒了我的责任与担当。
深夜的医院急诊室里,那位跟随80多岁爷爷生活的学生高烧至39.9度,“孩子,别怕!有我在。”在为其交付医药费后,主治医师问我是家长吗?孩子缺乏营养且有严重心理问题。我心疼地说:“是老师,也是家人。”出院后,我经常找她谈心聊家常等,鼓励她打开心结,引导她通过勤工助学培养自理能力,同时为她充饭卡、买早饭等,在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上帮助她。学生无力,我先后出资5000元帮她支付医药费与生活费,助她顺利完成了学业。当她顺利考上本科,攥着录取通知书一头扑进我怀里,哭得像个孩子。
从教这些年,我逐渐懂得:教育是托起希望的力量,教师是在学生无助时稳稳接住的那双手,永远在背后奋力托举的人。教师传递的爱与关心,燃起了学生心中那炽热的火焰。辛苦的付出终有回报,我所带班级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先进班集体”。
初心如灯 在坚守中绽放芳华
从哪里出发并不是一件难事,难的是我们是否能始终沿着最初的方向前进。作为“双师型”教师,我带领学生投身“送教入园”志愿活动,深入社区、街道、乡村等不同地域的幼儿园。当学生们以幼儿教师的身份绘声绘色地授课,当曾经青涩的学生如今已能独当一面,我幡然领悟,这才是“岗课赛证”融通的内涵:教育不仅是技艺的传授,是源自关爱的助力成长,更是我们彼此成就的温暖征程。
作为教务负责人,我履职尽责、吃苦耐劳、团队协作,积极帮助教师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做好传、帮、带。我带领团队将“全环境育人”理念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参与并完成1+x幼儿照护的培训与考试工作,系部三届毕业生共计266名学生被本科院校录取。那个曾被质疑“高职学生就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返校致谢时,我似乎看到答案已写在那充满自信的笑脸上,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若问初心何所似?
一捧春泥护新蕊,
半盏烛火照夜航。
不敢妄称栽树人,
惟愿做那提灯者:
灯影里有非遗传承的经纬,
光晕中是职教学子的远方,
灯芯处藏共产党员的赤诚。
纵使青丝染霜雪,
坚守三尺讲台暖,
静待满园花开时。
从青涩助教到教学骨干,变的是岁月,不变的是自己那份对教育的挚爱和赤诚。这份执着在随着一届届学生的成长日趋坚定,在收到家长“孩子交给您放心”的短信时变得更加珍贵,在毕业班全体学生向我鞠躬致谢时变得更加热忱和欣慰......
站在新时代的坐标上,我仍愿做那盏不灭的灯——用丹心润泽学生的心田,用巧手绘制技艺传承的画卷,用坚守诠释一个共产党员教师的担当。教育是静待花开的守望,是永不停歇的修行。未来的日子里,我将怀揣“让每个生命都精彩”的信念,在三尺讲台续写属于自己的诗篇,把匠心与仁心在育人之路上尽洒,让教育的薪火燃烧在每个追梦的清晨。